【全國教師會新聞稿】
呼籲政府穩健、有步驟地推動十二年國教
本會鄭重呼籲政府,編列必要經費,辦理十二年國教,以透過制度性的變革,穩健、有步驟地逐漸改變升學主義的迷思,以及這個迷思給師生家長帶來的痛苦和傷害。
教改十餘年來,台灣學生仍脫離不了天天考試、時時考試、凡事考試的夢魘,究其根源,固然是大人們迷信考試制度,但是,政府一直無法拿出制度性的變革,以逐步導引人民觀念的變遷,也難辭其咎。
從「聯考」改成「基測」,把記憶性試題減少,提高「理解性」試題的比例,寄望能引導學校教學、學生學習能逐漸脫離「不斷重覆練習」的刻板模式,但是,基測十年,証明這是個不切實際的期待。學校仍用準備聯考的模式在準備基測,家長對這種學校有莫名的安全感,不這樣做的學校會面臨學生轉學的壓力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得有制度性的變革。
但是,我們也呼籲,國中升高中職已有分化問題,不能把十二年國教單純地想像成國小升國中的模式,以為只要撥出經費,一切都問題就都解決了。有相當多的相關問題需要作細部規畫,高中職的學校分佈要依就學人口之數量和需求調整分佈,並予均優化;公私立高中職之學雜費不能差太多,而且要受到政府相同的監督;國中的教學和學生學習從升學考試中解脫後,老師不能再用不斷的測驗卷練習來填滿學生的時間,如何引導學生不為考試而念書,而是要為自己的人生準備而學習,政府要和整個教育界、社會,研擬一套引導觀念變遷的制度規畫。為了教學和學習模式的變遷,學校的排課方式、設備標準、學校經費編列方式…等,都得作細部規畫,否則,師生家長一時難以適應,可能反而適得其反。
上述技術問題是十二年國教成功與否的關鍵,我們期待政府與民間共同作通盤地檢討、規劃,提出完整配套,並編列必要的經費,透過穩健、有步驟地實施,以完成變革。教育一直是社會大眾及家長長期關注的焦點,數十年來無法解決的教育問,不宜想像一劑特效藥就解決,我們支持任何有助於減輕學生壓力,讓教學正常化的主張與行動,本會也將持續致力國教精緻化以及支持高中職優質化策略。
※新聞稿之電子檔案,可至本會網站(
http://www.nta.org.tw)下載。
新聞聯絡人:吳忠泰老師 0928-144-881、林清松老師0920-582-997